发布日期:2025-06-07
浏览量737
为积极拥抱AI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浪潮,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与学生核心竞争力,武汉光谷英才技工学校于6月5日上午成功召开 “技能提升项目战略研讨会”。本次会议聚焦“AI时代下的发展与创新”核心议题,学校校长、教务处、政教处负责人出席会议,并特别邀请信息技术工学博士/麻省理工学院特邀访问学者、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AIGC“尚工计划”专业导师、湖北省数字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协会副会长、华工孵化器AIGC事业部主任、武汉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AIGC专业导师、工信部AIGC岗位能力测评标准起草人之一雷江博士,中科华积电武汉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熊治波共同探讨AI时代下的教育改革、专业升级与学生就业保障策略。雷江博士基于麻省理工研究经验提出:“AI教育不是工具叠加,而是教学DNA重构”,建议学校构建“三阶赋能模型”:
① 认知层:开设《AIGC工业应用》必修课,植入工信部岗位能力测评标准;
② 应用层:开发虚实融合实训场景(包括基础理论、编程训练、故障诊断等模块);
③ 创新层:联动华工孵化器共建“光谷AIGC创客工坊”并部署了一系列重磅举措,标志着学校在“AI+”特色技能人才培养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。

会议明确指出,当前中专学历学生在就业市场面临学历门槛的严峻挑战。为此,学校将联合本科院校推出“中专+大专(本科)”套读模式,为学生提供同步提升学历与技能的机会。同步引入企业订单班合作,二年内建成5个企业冠名订单班(如“华工AIGC班”“天梯科技北斗实验班”)实现“入学即就业”的闭环模式。在此背景下,我校明确未来定位:聚焦产业前沿,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新型技工教育高地,以市场需求为引擎,培养兼具“工匠之技、创新之智、职业之魂”的高素质技能英才。

二、华科资源赋能:打造教育“金名片”
为提升学校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可度,双方达成深度合作意向。将开设“华中科技大学AI实训结业班”,组织学生赴华中科技大学进行AI技能培训,获华科结业证书。此外,学校还将依托华科品牌,探索与华科职业教育研究院合作,解决专科套读资质问题,构建从中专到本科的学历提升通道。

为紧贴产业脉搏,会议决议对专业与课程进行战略性升级:
1、开设前沿新专业: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相关专业(如瞄准高需求、高薪资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方向),并积极申报相关职业培训与考核资质;同时,响应建筑行业智能化趋势,计划开设智慧建筑技术专业,精准对接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。
2、升级传统专业课程: 对现有专业进行科学评估与动态优化,确保其持续竞争力。
3、全面融入AI素养: 在所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“AI通识”必修模块,确保每位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概念及典型应用场景,提升未来职场适应力与创新思维。
4、强化身心素质培养: 践行全面发展理念,计划每天一堂体育课,显著提升学生身体素质,为未来高强度、高要求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四、打造精锐师资,深化产教融合
教师能力跃升:学校将系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专项研修,并计划与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,为教师提供学历提升、专业深造和学术交流的宝贵平台。

五、校企协同创新,共育未来英才
1、学校方面: 教务处牵头新课程体系的制定、落地及教师AI专项培训组织;学生管理团队全力配合课改推进、校企对接及学生服务工作。
2、企业方面: 负责落实订单班合作细节、保障实习与就业岗位供给,并为学校申报AI相关专业及培训资质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与行业权威指导。
3、共建高水平实训平台: 与企业联手打造现代化、智能化的高水平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沉浸式、项目化的实践演练平台,同时有效满足企业阶段性人才需求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。雷江博士表示,将充分利用其企业资源和行业影响力,全力协助学校拓展更广泛、更优质的校企合作网络。
本次研讨会成功召开,是武汉光谷英才技工学校继打造“北斗+”特色品牌后,在“AI+”新赛道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布局。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资源嫁接,学校将构建“学历提升—技能培训—就业保障”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,为学生打造贯通式成长通道。正如雷江博士所言:“用好华科背书与岗位资源,就能打破技校天花板,创造职教领域新范式。”未来,光谷英才技工学校将以“AI+就业”双核驱动为战略引擎,通过贯通产教融合价值链,为光谷万亿级产业集群精准输送兼具“技术锐度、创新厚度、职业温度”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英才。
撰稿:简宇婷
审核:综合办公室
027-59595873
微信公众号